人和马一样,全身皮肤中分布的汗腺有200万到500万之多,人体最容易出汗的部位就是手,掌,额头,脚,腋窝。
1、脚汗:
脚底是人体经络中的三条阳经脉和三条阴经脉的起始点,其分布穴位多,脚底出汗也最多。脚汗大脚臭多见于年轻人。由于年轻人气血旺盛,每天活动量大必然出汗多,属于生理现象。
脚臭是由于汗液多,鞋内潮湿有利于真菌和细菌的滋生所产生的气味。
泡脚是缓解脚汗和脚臭的最有效的办法,即可以清洗汗液和细菌,又可以温通足底穴位,食醋50毫升,白矾20克,加适量的热水,每天泡15-20分钟,连续泡5天起效。
白矾具有敛汗、燥湿、收敛作用,食醋具有抑菌功效。如果皮肤破溃则不宜用此法泡脚。
2、手汗:
有的人手汗多到可以成珠下滴,可以用茄子的根茎10克煎煮后,其水泡手,坚持3个月见效,也可以用泡脚方泡洗手。
3、腋汗:
腋汗常常洇湿衣服让人尴尬。用止汗剂止腋汗最不利于缓解腋窝出汗,止汗剂的成分是铝盐,涂抹上后铝盐遇到汗液膨胀从而堵塞腋毛孔来止汗,因此,毛孔堵塞最容易引起毛囊炎,不利于排汗、排废物和热量。用脱毛剂脱毛不会影响和减少排汗,但是化学制剂的脱毛膏会出现局部的刺激反应。腋毛多的影响美观的可以到医院用激光脱毛。
中药止汗爽身粉:六一散10克,青戴粉6克,黄连素10片打粉,冰片10克,搅拌均匀涂抹腋窝可以止汗。
4、狐臭:
可以手术根治。治疗的偏方,红辣椒4根,辣椒切0.5公分的段,泡入10毫升的碘伏中浸泡3天,用棉签沾浸泡液后涂抹腋窝,局部有灼热感,连用10天见效。
5、吃饭时头面部出汗多:
属于脾胃虚弱。可以常喝大麦茶缓解头面部出汗。通过消积进食,平胃止渴,消暑除热,化谷食,来达到缓解面部出汗问题。
结语:出汗是正常现象,但是有些人出汗过多,可以通过妙方来缓解。
相关文章推荐: 男人大汗淋漓藏短命风险 男人大汗淋漓藏短命风险
不少人觉得出汗是好事,是机体在“排毒”。实际并非如此,经常出汗也可能是一种疾病,在医学上被称为多汗症。
男人大汗淋漓藏4大短命风险
引起多汗症的病因有很多,可因发热性疾病、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多原因导致。一般来说,夏季高温,人体出汗很正常,但如果稍微动一下就一身汗,或在温 度较低的环境中依然常常流汗,吃顿饭、做点事就满头大汗,稍一紧张也汗流浃背,就得当心多汗症,并警惕以下几种疾病:
一是低血糖症。
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,发作时以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为主要表现,此时因血糖突然下降,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人体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,这样一来,就可能出现病人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手足震颤等症状。
二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。
怕热、多汗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。同时,它还伴有精神紧张、性格改变、难以入睡、多猜疑等症状。
三是糖尿病。
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,常有出汗异常现象。若同时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,即多食、多饮、多尿和体重减轻,建议做血糖、尿糖等检查。
四是嗜铬细胞瘤。
嗜铬细胞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,且出汗具有阵发性,发作时,面部潮红或发白,有时也会持续出汗。此外,常常还伴有心慌、手颤、四肢发凉等。此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、头痛等症状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苏河
相关文章推荐: 5个身体部位出汗异常 小心患了疾病 5个身体部位出汗异常 小心患了疾病
头部出汗异常
或阳虚胃火旺所致
#p#分页标题#e#头部是诸阳之会,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,其固摄力也应最强。一旦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或少汗,或者经常出汗,或许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,(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,头部出汗较多也是正常现象。)
另外,这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。
建议:睡眠充足,多吃温补食物,如大枣、牛肉、山药、蜂蜜、茯苓。每天也可冲泡枸杞茶饮用。
昨上午,重庆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、重庆中医少林堂主任医师刘光瑞接待了一名特殊患者。
家住北碚的患者刘虹(化名),42岁,高160厘米,体重55公斤,不算胖,却时常浑身是汗,“夏天格外严重,手脚心永远都是湿的,汗流多了还发晕。”
记者了解到,进入夏天后,市中医院、江北中医院等医院也接待了不少因各种原因导致出汗量较多的市民。
不同性别、年龄的人汗腺的数量和发达程度都不相同。遗传也会影响出汗多少,有些人先天就多汗。昨日,多位医生表示,夏天适当出汗是正常的,不过若出汗异常,不同的身体部位或许暗含着不一样的疾病。
那怎样才是出汗异常呢?一是次数异常。刘光瑞认为,大体来说,夏天,一天最好不要超过5次大汗淋漓。二是原因异常。市中医院风湿科吴斌副主任医 师说,比如,同等条件下,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无汗,而你却满头大汗,就说明有可能出汗异常。三是数量异常。有研究证明,正常人24小时内会蒸发 600~700毫升汗水,没有特殊情况,超过这个量就是出汗异常。
手脚心出汗异常
脾胃虚弱者易中招
手脚心出汗异常是比较常见的异常情况。一般来说,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,此项功能一弱,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。湿热下趋,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。另外,脾胃与消化有关,如果食物在胃肠道吸收不好,会导致脾气不足,进而引起心气不足,爱出汗。
建议:多食用苦瓜、薏米。饮食清淡为主,少食肥甘厚味、油腻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