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越来越冷,很多人都开始吃起火锅,每当服务员让你选择汤底的时候,你一定会犹豫不决,下面为你介绍七款最养生的汤底,你就不必发愁了。
1.人参益气汤汤底
功效:有补气强身的功效,除了能提神消除疲劳外,还有增强身体免疫力,预防感冒,及健胃整肠,帮助消化等效果。
适合对象:适合气虚体力不济及肠胃功能不佳者。
不适合对象:感冒发烧或发炎性疾病者。
材料:西洋参5钱,枸杞5钱,红枣10粒(去籽),生姜片2片。
水量:以6碗水(1碗约220cc)用小火熬煮至剩4碗,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。(约30-40钟)好吃秘诀:可用清鸡汤罐头1罐(约400cc)替代2碗水熬煮,增加汤底的甜味。速配养生火锅料:鸡肉、猪肉等其它火锅料。不速配的火锅料:鸭肉、鱼肉、白菜、萝卜等较寒冷的食材。
2.养生补血汤汤底
功效:能调补气血,增强造血机能,促进血液循环。
适合对象:贫血,面色萎黄或苍白,常头晕倦怠,便秘,或冬天手脚容易冰冷者。
不适合对象:感冒发烧或发炎性疾病者。
材料:当归2钱,熟地3钱,川芎2钱,白芍3钱,党参3钱,黄耆3钱,红枣5粒(去籽),生姜片2片。
水量:以6碗水〈1碗约220cc〉用小火熬煮至剩4碗,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。(约30~40钟)
好吃秘诀:可用清鸡汤罐头1罐〈约400cc〉替代2碗水熬煮,增加汤底的甜味。
速配养生火锅料:鸡肉、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其它火锅料。
不速配的火锅料:鱼肉等海鲜。
3.冬令大补汤汤底
功效:气血双补,提高身体的机能,保健强身,还有益精髓,强筋骨等功效。
适合对象:体弱多病,气血不足、精神倦怠,缺乏体力、头晕目眩、筋骨酸痛、手脚常觉冰冷者。
不适合对象:感冒发烧、发炎性疾病、高血压或容易上火(火气大)者。
材料:当归2钱,熟地3钱,川芎2钱,白芍2钱,党参3钱,伏苓3钱,甘草1钱,黄耆5钱,桂枝1钱,枸杞3钱,山药3钱,红枣5粒(去籽),生姜片2片。
水量:以7碗水(1碗约220cc)用小火熬煮至剩4碗,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。(约30~40钟)
好吃秘诀:可用清鸡汤罐头1罐(约400cc)替代2碗水熬煮,增加汤底的甜味。
速配养生火锅料:鸡肉、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其它火锅料。
不速配的火锅料:鱼肉等海鲜。
4.养生鲜鱼汤汤底
功效:养血益气,补虚保健。
适合对象:虚羸少气,倦怠乏力,头晕心悸,冬天手脚容易冰冷者。
不适合对象:感冒发烧或发炎性疾病者。
材料:黄耆5钱,当归2钱,川芎1钱,枸杞3钱,红枣5粒(去籽),生姜片5片。
水量:以6碗水(1碗约220cc)用小火熬煮至剩4碗,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。(约30~40钟)
好吃秘诀:可用清鸡汤罐头1罐(约400cc)替代2碗水熬煮,增加汤底的甜味。
速配养生火锅料:鱼肉、鱼头、鳗鱼、鲜虾等海鲜及其它火锅料。
不速配的火锅料:不新鲜或腥味重之海鲜。
5.何首乌大补汤汤底
功效:滋补肝肾,填精补髓,强筋骨,壮腰膝。
适合对象:腰膝酸软无力,视力减退,小便频数,性机能减退,发白齿摇,头晕重听,骨质流失等人。
不适合对象:感冒发烧、发炎性疾病、高血压或容易上火(火气大)者。
材料:何首乌3钱,当归2钱,黄耆3钱,熟地3钱,黄精3钱,枸杞5钱,肉从蓉2钱,山药3钱,杜仲2钱,黑枣5粒(去籽)、生姜2片。
水量:以7碗水(1碗约220cc)用小火熬煮至剩4碗,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。(约30~40钟)
好吃秘诀:可用清鸡汤罐头1罐(约400cc)替代2碗水熬煮,增加汤底的甜味。
速配养生火锅料:鸡肉、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其它火锅料。
不速配的火锅料:鱼肉等海鲜。
6.当归橘皮汤汤底
功效:补气养血,温通血脉。
适合对象:气血不足,头晕目眩,体倦乏力,四肢不温怕冷者。
不适合对象:感冒发烧、发炎性疾病者。
材料:当归3钱,黄耆3钱,枸杞3钱,橘皮2钱,桂枝1钱,桂圆肉2钱,大茴香3粒,生姜5片。
水量:以6碗水(1碗约220cc)用小火熬煮至剩4碗,去药渣当作火锅之汤底用。(约30~40钟)
好吃秘诀:可用清鸡汤罐头1罐(约400cc)替代2碗水熬煮,增加汤底的甜味。
速配养生火锅料:羊肉、牛肉、鸭肉等腥味重之肉类。
不速配的火锅料:鱼肉等海鲜。
7.绿茶汤底
材料:绿茶茶包2包,清鸡汤1罐,水2碗。
功效:有帮助消化,提神解郁,消除疲劳,振奋精神等功效。但幼儿、贫血和消化性溃疡病患应少食用。
#p#分页标题#e#好吃秘诀:茶包汤底要好吃,汤头仍需要甜美,最方便的方法,可以用一罐清鸡汤(约400cc),先放入冰箱冷藏,待其油脂结成白色块状后,去掉这些块状的油脂,剩下的清澈鸡汤倒入锅内,再加2碗的开水,放入绿茶茶包,即是好吃的绿茶火锅汤底,清鸡汤亦可用健康蔬菜汤汤底替代。
速配养生火锅料:素食火锅料、青菜、豆腐、水果等。
不速配的火锅料:油炸类食物。
结语:养生的火锅汤底,让你吃的放心,吃的舒心,像人参益气汤汤底,养生不学汤底,冬令大补汤汤底都是养生火锅汤底。
相关文章推荐: 厨房调味品的养生功效 厨房调味品的养生功效
不知道你是否经常下厨房,对厨房的调味品全都是熟悉,其实厨房调味品也有养生功效,你知道吗?
一、食盐
盐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,味咸,微辛,性寒,无毒,功能为清热、解毒、凉血、润燥、止呕、通便、和脾胃、消宿食、助肾、坚筋、固齿、明目。
由于其性寒,故寒体及倦体者少食,且此二类人易见虚肿,故多忌咸。现代人多食“厚味”,其中钠高而钾低,易致水钠滞留而肿,故西医嘱肾脏病患者忌盐。高血压者应少盐,每日食盐量当控制在5克以下。
近年来,临床上用食盐治疗疾病的报道不少,包括腹泻、中暑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痔疮、牙痛、便秘、荨痳疹等,民间验方用盐者更是不胜枚举。
二、糖
糖多为甘蔗、甜菜榨汁后加工而成。进入人体后经消化而成葡萄糖,提供能量,多余的可以转化成脂肪。因此,不仅糖尿病者应少吃糖,肥胖者也应少吃。
1、白砂糖味甘性凉,功能和中益脾,润肺生津。
2、冰糖与白砂糖性同,润肺之功能尤胜,宜于肺燥、干咳、便秘之热体(燥红质)者,而不宜于寒体者。
3、红糖味甘性温,是一种未经提炼的糖,含多种微量元素,产后恶露不下,腹痛,妇女血虚,月经不调,痛经者宜。
4、饴糖功能与赤砂糖相同,脾胃有火而渴者误食后可致出血。糖为留湿之品,湿体(腻滞质)者不宜吃糖。
三、米醋
味酸苦,性温,无毒,醋入口时为酸性,但入身体后,经新陈代谢能使体液成碱性。醋用于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。《本草纲目》称 “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,心腹疼痛、痰水血病,杀鱼肉菜及诸虫毒气,无非取其酸收之意,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”,故宜于瘀体(晦涩质)者。现代医学也用之于防 治流感、肝炎、菌痢、高血压、慢性咽喉炎等。虽然米醋药效颇多,但脾胃湿盛之湿体(腻滞质)者不能吃醋;筋脉拘挛、外感初起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高者当忌。注意,除米醋外,其他醋都不入药。
四、酱与酱油
酱与酱油、面酱味咸,性寒,无毒;豆酱、甜酱、面酱皆味咸甘。功能为除烦热,止脘腹胀满,杀百药及热汤火毒,除一切鱼、肉、菜蔬、蕈毒,并治蛇、虫、蜂、蝎子等毒,中和砒毒,调水服即解。
五、油
食用油有动物油与植物油两种,是人体能量、脂肪酸、磷脂及胆固醇等营养要素的主要来源。由于油的来源不同,故其性味一言难 尽。目前,城市人吃油过多,尤其是动物脂肪过多,为害不浅,它们是冠心病及中风的重要病根之一。大多数植物油不仅不含胆固醇,而且含有谷固醇、豆固醇等成 分,可阻止胆固醇在消化道吸收。笔者推荐麻油,它有轻泻作用,能治热体(燥红质)之便秘,增加红细胞容积,故对气血两虚之倦体颇为适宜,但便溏者应忌。
六、五香粉
市售五香粉多由桂皮、山柰、八角茴香、乾姜和甘草等研末而成,味辛甘而性大热。
#p#分页标题#e#桂皮,味辛甘、性热,功能 温中健胃,暖腰膝,治腹冷气胀,妇女产后腹寒痛,小腹冷痛及胃气寒痛等,桂皮多有奇效。山柰,味辛性温,无毒。功能暖中,辟瘴疠恶气,治心腹冷痛、寒湿霍 乱、风虫牙痛。八角茴香,味辛甘性温,有行气暖胃作用,功同山柰,更具杀菌作用。乾姜,味辛,性温,无毒,能治疗胸满咳逆上气,温中止血,发汗,逐风湿痹痛,肠辟下痢,寒冷腹痛,腰肾寒冷,通血去风,通四肢关节,开五脏六腑,宣诸脉络,治夜尿频频,开胃,消宿食。甘草,味甘性平,无毒,治五脏六腑寒热邪 气,坚筋骨,和肌肉,倍气力,疗金疮,解百药毒,温中下气,益精养气,润肺,补脾胃,降火止痛。
由此可见,五香粉集诸热药于一方,确宜于寒体与倦体者,宜于由内寒而致的瘀体及湿体者,但对热体及一切兼内热者为忌用之品。若犯食忌,除易招致诸血证外,还能激发一切由内热而致的宿疾。
七、胡椒和花椒
胡椒味辛大温,功能下气、温中、去痰,除脏腑中冷气,霍乱气逆、心腹卒痛,宿食不消,壮肾气,杀一切鱼、鳖、蕈毒。宜于寒体和倦体,切忌用于热体。
花椒味辛性温,有毒。除六腑寒冷,寒湿痹痛,心腹留饮宿食,杀虫、鱼毒,壮阳疗阴汗,暖腰膝、缩小便。多食伤心损气,伤血脉,令人多忘,失明。热体者切忌。
八、米酒
味苦、甘、辛,性大热,有毒,在此仅就调味品而论酒。
米酒含乙醇10%左右,酒可去各种肉、鱼、虾、蟹之腥膻异味,乙醇有特殊之香气,久陈的酒还有乙酯之香,可以改善菜肴之口味。《本草纲目》称米酒之功能有: 行药势,杀百邪恶毒气,通血脉,厚肠胃,润皮肤,散湿气,消忧发怒,宣言畅意,养脾气,扶肝,除风下气,解马肉、桐油毒,丹石发动诸病。
中国传统的药酒,以酒为溶剂,放入各种药品而成,《本草纲目》作了大量介绍,并注明其治疗功效,此为一功;惜未注明体质宜忌,此为一憾。
结语:没有想到厨房的调味品也具有养生功效,这些调味品包括食盐,糖,米醋,酱油,食用油等。
相关文章推荐: 需要吃醋的理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