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到了,天气寒冷,很多人都想要驱寒,赶走身体里面的寒气,让自己没有那么冷。你知道吗,冬季多吃糯米类的食物就可以驱寒哦。
冬吃糯米类食物可驱寒:
糯米是禾本科植物的种仁,中医认为,糯米味甘、性温,能够补养人体正气,吃了后会周身发热,起到御寒、滋补的作用,最适合在冬天食用。
糯米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烟酸及淀粉等,营养丰富,为温补强壮食品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止虚汗之功效,对食欲不佳、腹胀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另外,它还能够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、妊娠后腰腹坠胀、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。中医典籍《本草经疏》里对糯米的养生保健作用作了充分的说明,说糯米是“补脾胃、益肺气之谷。脾胃得利,则中(指人体胃部)自温,力便亦坚实,温能养气,气顺则身自多热,脾肺虚寒者宜之”。
冬季山药比较常见,糯米与山药熬粥,可强健脾胃。加莲子同熬,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。糯米制成的酒,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未病。如用糯米、杜仲、黄芪、枸杞子、当归等酿成“杜仲糯米酒”,饮之有壮气提神、舒筋活血的功效。但要注意的是,糯米不易消化,老人、小孩不宜多吃。糯米有收敛作用,如吃糯米导致便秘,可喝萝卜汤化解。
推荐几款糯米食疗方:
一、糯米30克、枸杞子15克,水煮食用,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,每日食两次。对于头晕、目眩、腰膝酸软有作用,还有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。
二、糯米50克、黑芝麻30克。二者分开用文火炒成微黄色,共研成末,每天吃几勺。对于气短、须发早白、脱发、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肝肾、润五脏、养胃津的作用。
三、糯米粉50克、茯苓30克。将糯米粉炒黄与茯苓共研成细末,每日一次。对于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失眠健忘者等有养胃、健脾、利湿、宁心安神作用。
四、糯米30克、板栗30克,水煮熟烂成粥,早餐食用。对腰腿软弱,反胃腹泻等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之功效。
五、赤小豆50克、白扁豆15克煮烂,再加入大枣20枚、莲子30克、糯米30克同煮,最后将山药50克去皮切片放入粥中,以熟烂为度,常食可以治疗贫血。
结语:糯米,大多数人都很少吃,很多人只有吃汤圆的时候才会吃一点点,这样的量太少了,想要御寒,不妨平时就多吃一些吧。
相关文章推荐:小米黑米 17种杂粮的养生功效 小米黑米 17种杂粮的养生功效
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,要适当搭配杂粮食用。然而,不同的杂粮药性个不一样,有着不同的滋补作用。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体质该吃哪种杂粮。
1、小米:性味甘、咸,微寒,具有滋养肾气、健脾胃、清虚热及安眠等功效。
2、黑米:具有滋阴补肾、健脾暖肝、明目活血之功效。长期食用黑米可治疗头昏、目眩、贫血、白发、眼疾及腰腿酸软等症。
3、糙米:能预防动脉硬化、糖尿病,防治便秘,且具有解毒的效用。能强肝健体,消除疲劳和焦躁不安,提高记忆力及生殖能力,预防不孕、早产及流产等症,还能预防老年人的骨软化症及腰膝疼痛等症。
4、米皮糠:味甘辛,性平,无毒,主治噎嗝和脚气等症。
5、玉米:性味甘平,具有补中益脾、止渴消肿之功效。现代医学研究认为,玉米能降低血清胆固醇,防止高血压、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生,并具有延缓细胞衰老和脑功能退化及预防癌症等作用。
6、高粱:性味甘、涩、温,无毒,具有和胃健脾、止泻等功效。可用来治疗食积、消化不良、湿热、下痢和小便不利等病症。